人口普查工作是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也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在普查业务正式开展之前,都要进行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以下简称“两员”)的选调和培训工作。选调好、培训出高素质的“两员”,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不仅是搞好人口普查的前提条件,更是关系到人口普查成败的关键。为此,结合我市实际,就如何选调“两员”及其激励机制开展了调查与研究,现将调研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0年7月23日——7月26日市人普办主任及市人普办综合业务组深入到珠山区太白园街道、里村街道曙光路社区及云锦巷社区采取走访和座谈等的方式,就两员选调、普查宣传等进行调研,为下一步正式入户调查打好了基础。
二、“两员”选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两员”缺口较大。七人普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打造一支敢打硬仗、善打胜仗的“两员”队伍是圆满完成本次人口普查工作的基础。景德镇市2019年末户籍人口168万人,按250人划分一个普查小区,全市应划分7000余个普查小区,按每个小区一名普查员,每5个小区设一名指导员,全市需要配备的“两员”8400余人。景德镇市属于劳务输出型地区,部分学历较高、善于沟通、精通电子设备操作的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的多为老少妇孺,文化程度和身体情况能达到“两员”选聘标准的人数不多,“两员”缺口较大。
(二)“两员”队伍不稳定。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首次采集公民身份证号码,全面采用电子化现场采集,实时上报普查数据,这对“两员”选聘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普查员要热心普查工作,认真负责;政治觉悟要高,善于做思想工作和宣传工作;要熟悉普查小区的住户分布情况,具备较好的亲和力和沟通协调能力;能胜任繁重的入户调查工作,经培训能具有较好的电子设备操作能力等。普查指导员除具备普查员的能力素质之外,还要应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经验,具有较强的处理问题能力。但“两员”是不固定人群,部分“两员”是临时参与到人口普查中,影响了“两员”的连续性;部分“两员”认为普查报酬与普查工作量不成正比,出现中途退场,造成普查工作的被动局面。
(三)“两员”精力难以保障。在人口普查过程中,多数普查指导员由乡(镇)、村委会(居委会)干部担任。这部分指导员都有本职工作,在遇到本职工作和普查工作冲突时,时间和精力难以保证,直接影响到普查的组织实施和数据质量。有些普查员虽然能够完成入户登记,但文化水平有限,存在对普查方案、普查内容、普查指标理解不够透彻的现象;对PAD操作、手机录入能力不高,造成事后返工,影响人口普查的工作效率,对推进普查整体进度带来影响。
(四)基层经费落实难。普查经费足额按时到位是确保普查工作顺利开展和圆满完成的保证。由于今年疫情的影响,各级财政都面临一定困难,到位的普查经费与实际需要费用仍有一定差距,“两员”补贴低,不能外聘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参加到普查队伍中来,制约了人口普查“两员”选聘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两员”选调的建议对策
(一)高度重视“两员”选聘工作。一是强化政府行为,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力量,加强统筹协调,压实工作责任,结合工作实际,全力支持人口普查“两员”选聘工作,要把“两员”选调工作,当做一件大事来抓,要在基层工作任务重、人员紧张的情况下,花大力气做好人口普查“两员”选聘。二是充分发挥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的作用,宣传“两员”选聘工作的目的和重要性,从“两员”选聘的原则和标准等方面多角度多层面的宣传,有序推进“两员”选聘工作,避免“两员”队伍不稳定影响到“两员”的管理和增加“两员”培训负担。
(二)探索多样式“两员”选聘方式。一是普查指导员选聘突出针对性,可以在街道、村干部、社区网格员中选聘,他们政治觉悟高,对辖区情况熟悉,有利于普查工作的组织和实施;也可用商调形式,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抽调能够胜任普查工作的人员作为普查指导员,协助并直接参与人口普查的登记工作。二是普查员选聘突出实效性,可以在社会各界人士中选聘,对外籍人口调查的,可以向高等院校等选聘一部分熟悉各语种人员担任;对外来人口居住地的,要选调体格强健、性格温和、具有社会经验的人员担任,特别是大学毕业生中选聘,大学生受过高等教育,工作积极主动,能够对普查方案、普查内容、普查指标更好地理解掌握以及PAD的操作,利于推动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强化“两员”业务培训。一是定期组织普查业务培训,对庞大的“两员”队伍进行全面系统的人口普查知识、技能、法规培训。早研究、早规划,有针对性、有创造性地制定授课方案,各级普查机构业务组成员要将方案与工作实践相互结合,举实例,重实践,提升授课质量,增强培训效果。二是做好跟踪指导。在普查过程中,要针对入户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指导;针对七人普的新变化、新问题及时解答,让“两员”的普查业务能力和政治素养持续提高。
(四)建立“两员”激励机制。一是明确“两员”补贴的发放标准。“两员”补贴要根据普查任务和当地的平均收入水平合理确定,普查机构要关注普查“两员”的劳务费用是否及时、足额发放到位,是否做到专款专用。二是要建立奖惩制度。形成有效的监督体制,对工作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任务完成好的“两员”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鼓励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