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户普查是普查员面对住户,直接向被普查者了解和登记有关普查信息的统计普查方法。普查技巧关系到能否准确有效的收集普查数据,并且在实践中对普查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很高,不仅要求普查员掌握普查目的、内容和方式方法,更要求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能够根据普查对象的心理状况、行为方式等个性化特征使普查对象更好的配合普查登记。从这个角度看,在人口普查入户普查登记中,普查员素质的高低以及入户普查技巧的掌握运用得当,直接关系到能否取得准确的普查资料。
一、基本情况
2020年6月11日——6月12日市人普办主任及市人普办综合业务组深入到浮梁县湘湖镇湘湖村委会、湘湖居委会采取走访和座谈等的方式,就入户登记的访问技巧等进行调研,为下一步正式入户调查打好了基础。
二、入户时经常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普查对象心存疑虑。人口普查采取入户查点询问、当场填报的普查方式,一些内容涉及人们的切身利益,一些普查对象担心一旦如实登记,这些信息可能会成为相关主管部门的惩罚依据,不想提供真实的情况,担心日后政府职能部门以普查数据为依据增收有关费用,对普查对象造成一种心理阴影,尤其是流动人口和计划外生育的出生人口,担心政府借普查来征收他们的费用。
2、一些特殊人群对普查工作存在抵触情绪。如下岗人员、有过不良记录人员、个别生活困难人员、劳教释放人员,长期上访人员,对拆迁补偿不满人员等,都可能因为对政府及社会有抵触情绪,不愿意配合人口普查工作,甚至出言不逊,成为人口普查的“钉子户”。
3、在入户登记阶段,普查员常会遇到“户难见”“门难进”“脸难看”的三难情况,出现拒访、拒答、消极配合、隐瞒事实等问题。在入户登记阶段,居民态度以及配合度对完成率和完成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当前,普查对象配合度越来越低,已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解决人口普查入户难的问题,是关系到人口普查的成败。
4、个人隐私保护意识的增强,使普查对象存在戒备心理。人们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多处住房情况,离异、再婚及领养子女情况,都被视为个人隐私。普查对象出于种种原因,存在着较强的戒备心理,在普查中不愿提供真实的情况。
5、对于存在出生、死亡等情况的住户,很难获得真实资料。外来人口出生、没有及时办理死亡人口销户的住户,由于各种原因,很难提供真实的人口普查资料。
6、入户中遇到年老体弱者,或病人、儿童时,较难获得准确资料。有的住户家中仅有年纪偏大的老人,未成年的儿童或不了解住户确切情况的保姆,不能提供全面准确的人口情况,一次入户无法完成任务。
三、入户技巧及询问方法
普查员入户时,在遵守有关制度和规定的同时,要讲究方式方法,运用一定的入户技巧和询问方式,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普查登记的不重不漏。
1、进门。普查员入户登记要注意自己的仪表仪容,敲门声音要适中,当门打开时要进行简明扼要、意图明确、亲和力强的自我介绍,表明身份和来意,并突出登记的内容是安全保密的,是有法可依的,可以温和地说:“您好!打扰一下,我是**人普办的一名普查员,开展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现在需要占用您一点时间,登记一份普查表。”、“我们普查员有严格的保密责任,请您尽管放心!”等语句,同时还要出示工作证,以消除被普查者的疑虑。同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比如要经住户允许后方能进屋,进门最好不要使用过薄的鞋套,并检查鞋底是否有问题,雨天要在门外收好雨伞。
2、登记。进门后普查员应将准备好的样本表交于申报人,要求申报人尽量提供户口本、身份证或暂住证等相关证件,并结合已掌握的资料,保证登记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登记过程中,普查员要面带微笑,清楚明朗地说出普查表中的各个指标,说话切忌太慢或太快,要用平和的语调,和蔼亲切的语气,营造出轻松和谐的普查氛围。普查员要运用通俗的语言帮助申报人理解问题。在登记过程中,申报人如果出现沉默,可能是对问题未理解或考虑如何回答一些敏感问题,这时如果你身边有其他人在场,你可以以一种较为委婉的方式建议他人回避,并有礼貌的将话题重新引回普查表中有关内容,并向对方强调保密制度。普查表登记完毕,普查员应向申报人宣读所记录的内容,并确认真实后自己签字再请申报人签名。普查员在宣读的同时迅速浏览表格有无漏项和逻辑错误,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3、出门。普查员完成入户登记要感谢申报人抽出时间配合登记,应有礼貌地说:“谢谢您的合作!”、“打扰您了!”并且告知正式登记和核查的时间,希望到时再请他(她)配合,让申报人感到登记的重要性,为下次普查做好准备。
三、解决人口普查入户难的几点建议
人口普查犹如一场大的战役,要打赢这场战役,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方案,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确保入户登记各个难点迎刃而解,使普查工作顺利开展。
(一)加大人口普查宣传力度
加强宣传促理解将普查宣传贯穿普查登记全过程,通过多种宣传方式、电视、媒体、网络、标语横幅、画报等宣传方式,尽可能使更多的普查对象了解人口普查的意义、目的、时间、方式等信息,打消思想顾虑、并提前做好参加普查的心理准备。普查期间,针对学生群体的普查宣传可以深入学校,通过在校园内的公告栏、校门口等显眼位置张贴公告;校园内有电子屏幕的,政府制作宣传片到校园内播放;利用校园广播室进行宣传广播;开设普查小课堂:学校进行普查小实践等方式传播普查知识,以学生动员家长参与;针对党员群体,可通过联动党建App(如学习强国)作为平台。
(二)部门协调配合是保障
在入户登记中,对个别普查户说教无效的情况下,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小组长和公安部门的配合作用,是普查入户登记的重要手段。入户登记时,请社区管理人员和普查员一起入户普查,一方面发现有的被普查户申报的情况不符合实际,可以通过民警登记记录进行核对,当场进行纠正。
(三)“两员”最好是熟脸孔
入户登记由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这“两员”来完成的,为了取得普查对象的信任与配合“两员”最好是普查小区内广大普查对象信任度高,亲和力强的熟脸孔。如果“两员”是向社会招聘的,必须由小区内威望高的老熟人带路、敲门,这样易取得普查对象的信任与配合,否则容易吃闭门羹。
(四)努力提高询问技巧
针对普查员的询问技巧,要对“两员”进行培训,切实提高普查入户询问技巧,要求“两员”熟练掌握,普查员入户登记时要求态度和蔼、工作耐心,以语言打动人,达到被普查户主动配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