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随着市场需求的改善和各项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以及生产经营状况的好转,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得到稳步改善,利润总额保持增长,营业收入降幅持续收窄。
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基本情况
前三季度,景德镇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4.79亿元,同比增长17.7%,比1-8月份提高6.1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10.3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省第二;实现营业收入547.94亿元,下降8.4%,降幅比1-8月收窄1.8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收窄5.3个百分点。
1、利润总额保持增长
从企业类型看,大型企业贡献突出。前三季度,景德镇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大型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0亿元,同期为亏损0.14亿元,同比增加2.84亿元,对全市利润增长贡献率达76.1个百分点;中型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54亿元,同比增长27.4%,比1-8月提高11.6个百分点;小微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55亿元,下降13.1%,降幅比1-8月收窄1.6个百分点。
分大类行业看,重点行业拉动显著。全市有生产经营活动的29个大类行业中,13个行业实现同比增长,3个行业降幅收窄。
重点行业中,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合计实现利润总额26.27亿元,同比增长20.7%,拉动全市利润增长20.4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13.61亿元,增长18.6%,增速比1-8月提高1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利润总额10.43亿元,增长12.2%,增速比1-8月提高6.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2.23亿元,同比增1.3倍。
2、营业收入降幅持续收窄
从企业类型看,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加快恢复。前三季度,股份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01.81亿元,同比下降9.4%,降幅比1-8月收窄1.6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3.88亿元,增长3.6%,比1-8月提高3.8个百分点;集体企业实现营业收入0.47亿元,下降5.8,降幅比1-8月收窄2.2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0.07亿元,下降58.1%,降幅比1-8月扩大0.4个百分点。
分大类行业看,超六成行业改善明显。全市有经营活动的29个大类行业中,有13个行业实现正增长,5个行业营业收入降幅比1-8月收窄。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增长2.5倍,比1-8月提高15.2个百分点;食品制造业增长32.7%,比1-8月提高19.7个百分点。
3、企业亏损面逐月缩小,亏损额持续下降
前三季度,全市37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61家,亏损面为16.1%,比1-8月缩小0.6个百分点,比上半年缩小2.9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0.72亿元,同比下降7.7%,比1-8月缩小2.1个百分点,比上半年缩小19.4个百分点。除疫情影响逐渐减弱,大型企业有力拉动外,政府减税降费成效有所显现。
4、研发费用增长较快
在政府鼓励和引导下,为适应市场竞争需要,部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生研发费用5.24亿元,同比增长2.6倍。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同比增长2.9倍,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8.9倍。
5、产成品存货下降,应收账款回收期缩短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库存积压情况有所缓解。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39.04亿元,比8月末减少1.35亿元,同比下降0.6%,增速比8月末回落3.8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9.2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11.4天,比8月末减少0.5天,比上半年减少0.7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22.2天,比8月末减少1.4天,比上半年减少2.0天。
二、值得关注的问题
1、企业效益水平仍然偏低
受疫情冲击,市场需求依然偏弱,工业经济尚未完全恢复,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行业下降面仍然较大,29个行业中仍有16个行业负增长,负增长面达55.2%,利润增长的持续性仍存在不确定性。
2、企业单位成本费用仍高于疫情前水平
随着营业收入降幅收窄,政府助企解困成效显现,企业单位成本费用逐月下降,但仍未降至疫情前水平。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费用为95.2元,同比增加0.08元。
3、平均用工人数减少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用工人数6.69万人,同比减少0.37万人,其中,大型企业增长0.2%;中型企业减少0.09万人,下降5.5%;小微企业减少0.29万人,同比下降9.2%。相对于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小微企业受新冠疫情冲击较大,平均用工人数同比下降幅度相对较大,主要集中在医药化学行业。
4、园区企业效益转弱
园区是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和窗口。前三季度,全市工业园区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6.5%,低于全市规上工业增速9.2个百分点。分园区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增长5.2%,景德镇陶瓷工业园区增长27.2%,乐平工业园区增长1.1%。
三、几点建议
1、夯实发展基础,稳定工业增长。持续加大工作力度,盯紧抓实影响明显的重点行业、大企业,引导企业科学生产,稳定经济增长基础。要继续抓好扶持企业生存壮大的一系列政策举措的落实落地落细,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为工业企业复工复产解难纾困。尤其要加强对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以企业用工、用电、用气、融资等方面的现实困难为“靶向”,全力做好帮扶。
2、加快项目建设,培育发展新动能。进一步发挥投资的带动作用,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工力度,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加快释放新的产能。充分把握疫情影响下部分行业逆势发展的机遇,加快推动生物医药等行业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抢占市场,增加工业发展新动能。